原子之心有r18吗?有不可描述内容吗?

z4

  本文开始,首先套用游戏里谢切诺夫的一句话:人生而有梦,因梦而伟大。

  敬那个倒在疲惫的太阳下,再不会醒来的苏维埃巨熊。

  

原子之心有r18吗.jpg


  在《原子之心》那条与现实相去甚远的世界线上,苏联迎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。

  1936年,一位叫做谢切诺夫的科学家,发明了一种被称作“聚合物”的新材料。基于这种几乎万能的神奇材料,苏联在数年之内掌握了核能和机器人技术,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,也将民众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转而投入到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。

  1939年,二战爆发,苏联仅凭一己之力平推了纳粹德国。1951年,苏联航天员尤里·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,比现实世界线提前了10年,不久后又是苏联人成功登月,殖民火星的安排也提上日程。

  谢切诺夫还研发了“大集体”技术,这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,能够将机器人链接在一起。1955年,更强大的“大集体2.0”即将上线,只需接受聚合物注射,人类也能链接到神经网络中,不但可以直接操控机器人,还能在一夜之间学会大学级别的课程。

  然而在“大集体2.0”实现全民普及的两天前,由谢切诺夫主管的苏联科研中心——3826号设施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。

  绝大部分的机器人突然失控,如发疯一般攻击人类。设施里为了“星际殖民”所研究的植株,则释放出寄生人类的叶芽,将人类转变成丧尸一般的嗜血生物。

  谢切诺夫派遣了特工谢尔盖·涅恰耶夫少校,代号P-3,以解决3826号设施的混乱。作为玩家的我们,将通过P-3的眼睛,见证苏联的核心科技,同时参与一场高科技的苏式政治阴谋,揭开乌托邦之上密布的阴云。

  原子之心有不可描述内容吗?

  所谓“《原子之心》拥有6小时的不可描述内容”,已被证实为谣言。不过在神经网络崩溃后,受到男性机器人的暴力惊吓、却因算法无法表达出恐惧的民用女性机器人“捷列什科娃”,个个都能说上长达6小时的荤段子。

  至于游戏中负责为P-3制造武器和升级技能的计算机诺拉,更是一上来就要和P-3玩捆绑Play。捷列什科娃和诺拉私下还会为了P-3争风吃醋,这样的桥段多少有些三俗,却又荒诞不经,也足以缓解一路上的血腥、猎奇、恐怖与压抑气氛。

  总而言之,如果单纯的想要知道这款游戏是不是有颜色,那么可以告诉你,基本没有,有的只是一些擦边球,所以入不入手看玩家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