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游戏道具,传统游戏道具中的民俗风情

小编

你知道吗?在遥远的湖北恩施,有一群孩子,他们的童年可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各种各样的游戏道具呢!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恩施,看看那些陪伴孩子们成长的神奇道具吧!

一、挤油渣:冬天里的欢乐源泉

在寒冷的冬天,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莫过于“挤油渣”了。找一个宽敞的地方,大家紧紧挨着往一个方向用力,看谁能挤到变形还依然哈哈大笑。红彤彤的脸庞哈着白气,那场面,简直太有趣了!

二、斗鸡:平衡与耐力的较量

说起“斗鸡”,那可是考验平衡和耐力的一种游戏。用手将一条腿向前拐着拿住,以另一条腿跳动行走,用那条拐着的腿互相碰撞,看谁能坚持到最后。形似斗鸡,由此得名。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。

三、跳皮筋:女生的最爱

在恩施,女生们最喜欢的游戏非“跳皮筋”莫属了。单人跳绳,比跳的个数与花样;多人跳绳,要用一根大绳,两个人在两头牵着,其他人在中间跳。谁没跳好挡住了,就下来换两边的人。那时中午休息时间,女孩们银铃般的笑声唱彻整个操场。

四、跳房子:挑战平衡与技巧

“跳房子”又称“跳方阵”、“跳方格”,整个游戏过程用一条腿活动。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,采用轮换跳的形式。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,放在第一方格外,跳者全神贯注,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,然后依次跳入第二格如此进行下去,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。如果中途有人出现石块压线、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,换下一个人。先跳完所有方格的动作者为胜,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。

五、踢毽子:老少皆宜的乐趣

“踢毽子”可以说是一项老少皆宜的玩意儿。挑上几片自家公鸡漂亮的鸡毛,做成毽子带到学校,课间和小姐妹们拼上。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增进了友谊。

除了这些传统的游戏道具,恩施地区还有一些特色的文化遗产,比如“傩面具”。傩戏,又称为鬼戏,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祭祀仪式上驱瘟避疫的娱神舞蹈,流传至今。傩面具是国家级非遗——“恩施傩戏”艺术造型必不可少的道具,素有无面不成傩”之说。

在恩施,有一位名叫汪儒斌的傩面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,他从事傩面具制作30年,被人们称为“傩面王”。汪儒斌说:“雕刻粗坯是最难的一步,下刀要精准,去留得当,这样做出的面具才有灵魂。”他用不同的材质,结合一些现代工艺,在制作面具上进行创新,极大丰富了地方剧目、神话故事里108类角色的艺术造型。

此外,恩施地区还有一些流行的棋牌游戏,比如“恩施麻将”。恩施麻将是中国最流行的地方麻将之一,起源于湖北省恩施地区。和普通的麻将游戏一样,恩施麻将也是一种经典的中国桌上游戏,拥有独特的规则和玩法。

恩施的游戏道具丰富多彩,既有传统的民间游戏,也有独特的文化遗产。这些游戏道具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恩施孩子成长,成为了他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。让我们一起走进恩施,感受那份独特的童年乐趣吧!